

晚清滄海事 下卷 16 作者 | 羅馬主義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
在中國歷史上,有兩個人被稱作“飛將軍”,一個是漢代名將李廣,而另一個,現在恐怕已經無人知道了,他是誰呢?他又是如何能獲得這樣的美譽的呢?
在我們揭曉答案之前,我再給你講一則軼聞。在甲午開戰之前,翁同龢曾經極力攛掇光緒皇帝向日本宣戰,想借此消耗李鴻章的淮系勢力,伺機收回兵權,重振皇權對國家的絕對控制。
有人對他這個舉動很擔心,暗中提醒他,淮軍真正的前敵總指揮是劉銘傳,他現在已經重病在身,沒有了劉銘傳的淮軍,就好像人無了主心骨,是不堪一擊的。
沒想到翁同龢聽完,居然哈哈一笑,說道:“這樣豈不是甚好?”他的同黨見狀大驚失色,急忙說道:“合肥(指李鴻章)專權固然甚是可惡,可是國家大事也不是兒戲,萬一淮軍主帥無能,導致戰局不利,甚至全線崩潰,那局面又該如何收拾呢?”
翁同龢聽罷,微微一笑:“不怕,有飛將軍在,朝廷已經下令讓他總理遼東戰局,區區倭寇,又何足懼焉???”眾人聽罷,這才松了一口氣,頓時覺得有了底氣。
那么這個一說出名字,就能讓眾人信心百倍“飛將軍”,他到底是誰呢?
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劉錦棠!為什么我要在大名鼎鼎之上加個引號?因為他早已被以往的某些歷史學家們,出于政治原因,有意無意地從歷史上抹去!

劉錦棠
事實上在中國近代史上,只有兩個人堪稱世界級名將,也只有這兩個人,堪稱中國的軍魂!
這兩個人,一個是劉錦棠,一個是彭德懷,自從鴉片戰爭以后,只有他們兩個人,率領中國軍隊,在對外戰爭中,真正大獲全勝,打出了國威!
可能會有人不贊同我這個說法,因為光是在我軍的戰史上,就似乎將星璀璨,林彪、粟裕、劉伯承……哪一個又不是威風八面呢?
不光我軍里猛將如云,即便國民黨軍里,也不乏能戰之士,比如在抗日戰爭中,打贏過臺兒莊戰役的李宗仁和白崇禧,還有參加過緬甸遠征軍的杜聿明和衛立煌,甚至早在軍閥混戰時期,吳佩孚就曾經登上過時代雜志的封面,被外國記者稱為,遠東最杰出的戰術專家。
說起來在最近的一百多年里,由于內亂不斷,戰事頻繁,自然造就了一大批能征善戰的軍事天才,可是為什么我敢說,只有彭德懷和劉錦棠這兩個人,才稱得上真正意義上的世界級名將呢?
首先我們必須強調,在內戰中成名的將軍,不管他有多能打,都不能被稱為世界級的名將。
就像蘇聯內戰中的布瓊尼元帥,雖然他為蘇維埃政權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可是如果我們說起俄國的名將,只會提到抵抗拿破侖入侵的庫茲涅佐夫元帥、贏得抗擊法西斯勝利的朱可夫元帥,布瓊尼則是沒有資格上這個榜單的,所以林彪粟裕雖然能打,也不能被稱為世界級的名將。
其次,這個將領他不能只是偶爾打贏了一仗兩仗,卻沒能贏得整場戰爭的勝利,就像李宗仁和白崇禧,雖然打贏了臺兒莊戰役,可是卻扭轉不了國民黨一敗涂地的局面,而國民黨的赴緬遠征軍,雖然也有可歌可泣之舉,但是最后把日本人趕出緬甸的決定利性力量,并不完全是他們。
所以要成為一個世界級的名將,成為一個國家的“軍魂”,他必須打的是對外戰爭,而且必須在戰爭中發揮了主要作用,并且最后必須獲得了徹徹底底的勝利。
很顯然,彭德懷就符合這個標準,他把美軍從鴨綠江一路打回了三八線,憑借小米加步槍,打敗了敵人的飛機大炮。雖然俄國人也出動空軍,給予了一定的幫助,但是起決定性力量的,還是彭德懷指揮的中國人民志愿軍。
更重要的是,彭德懷實現了預定戰略的目的,挽救了金家王朝,讓美國人從此對中國的實力刮目相看。
后來美國人在越戰中小心翼翼,不敢從地面進攻北越,在美蘇冷戰的最關鍵時刻,愿意和中國結盟,都是因為彭德懷這個前線總指揮,曾經真真實實地打痛過美國人,讓他們知道了中國人的厲害。
所以從此以后,中國人才真正受到了全世界的尊重,因為在我們生活的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上,只有真正拳頭夠大的人,才能夠主宰自己的命運,才能夠贏得別人的喝彩。
而為新中國贏得這個榮譽的人,就是彭德懷,所以這才是一個世界級名將的風采。在中國近代史上,只有兩個人配得上這個稱號,除了彭德懷以外,另一個就是劉錦棠。之所以只有這兩個人才配得上這個稱號,那是因為在中國近代史上,只有他們兩人指揮的那兩場戰爭,徹底擊敗過外國人。
在中國在近代史上,除了這兩場戰役,以及偶爾能和外國人打成了平手的,比如劉銘傳馮子材指揮的中法戰爭,其它幾乎所有的對外戰爭,全都以屈辱的失敗而告終。
也許有人會說,抗日戰爭我們不是也勝利了嗎?是的,中華民族為了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最終決定這場戰爭勝負的關鍵,卻是美國人和蘇聯人,并不是我們。
也許有人會說,那對印自衛反擊戰,總是我們自己打的吧?我們不是也大獲全勝嗎!客觀地說,那只是一場邊境沖突,不僅僅持續的時間很短,戰役的規模也非常小,所以不能算作一場全面戰爭。
因此在中國近代史上,只有劉錦棠打敗來自中亞的阿古柏收復了新疆、彭德懷指揮的抗美援朝,才是真正的對外戰爭的勝利。前者維護了祖國的統一,后者向全世界宣告,中國人再也不是什么東亞病夫,從此站起來了!
只有這兩個時刻,中國人才真正得到了全世界的尊重,所以也只有這兩個人,配得上世界級名將這個稱號,他們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有資格被稱為軍魂的人!
1876年1月,劉錦棠在左宗棠的推薦下,被朝廷任命為收復新疆的前敵總指揮,全權統領入疆的所有清軍部隊,實際指揮收復新疆的全部戰役。
這個人雖然對于今天的中國人來說,已經非常的陌生了,可是相信對于讀過本書的讀者來說,一定是印象深刻。
他在本書中的第一次出場,正好是劉松山入陜的第一戰,當時捻匪名將,小閻王張宗禹,一路拋灑錢財,引誘劉松山孤軍深入,伺機圍殲湘軍。
雖然劉松山識破了敵人的詭計,可是為了強迫湘軍北上,劉松山已經和部下矛盾重重,面對敵人的誘惑,湘軍士兵不愿退兵,劉松山若是一味地用強,很可能會引起兵變。
就在劉松山兩難之際,押運糧草趕到的劉錦棠靈機一動,以舉辦婚慶的名義,成功地阻止了湘軍掉入陷阱,避免了湘軍內部的矛盾激化,顯示出了高超的領導藝術,一出山就與眾不凡。
劉錦棠的第二次露面,是在劉松山中了敵人暗算,湘軍被數萬穆斯林圍攻,全軍面臨崩潰之際。他挺身而出,以一個后勤軍官的身份,在電光石火之間,居然成功地掌握了全軍的指揮權,反敗為勝,挽救了湘軍,也挽救了左宗棠。這不僅僅顯示了他具有沉著果斷,臨危不亂的優秀品質,更顯示了他無與倫比的個人才能。
在隨后進軍西寧、討伐馬桂源、追剿白彥虎的戰斗中,他孤軍深入,面對極端惡劣的自然條件和負隅頑抗的險惡敵人,他指揮若定,妙計迭出,恩威并施,初出茅廬的他,就顯示出了一代名將的風采。
這樣一個人,自然也就成了左宗棠心目中,實施收復新疆計劃的唯一人選,后來的事實證明,他沒有辜負左宗棠的期望,而且他也證明了,只有他和彭德懷兩個人,堪稱中國近代史上僅有的兩名世界級的名將,真正的軍魂,是絕對的名至實歸!
所以,當翁同龢說出“飛將軍”這個名號的時候,所有人一下子都心里有底了,那絕不是一個偶然的原因。
事實上,扭轉大清國運,導致中華民族陷入近百年黑暗的甲午戰爭,敗就敗在沒有一個智勇雙全,能掌控全局的前線總指揮之上。我們回到1894年9月15日,平壤戰役最關鍵的時候,就能深深地體會這一點。
這一天,裝備了40多門克虜伯山炮和野戰炮、6挺加特林機關炮、1萬多支毛瑟步槍的12,000名清軍,在平壤迎戰前來進攻的17,000名日軍。
清軍當時的統帥是葉志超,這個人是誰呢?他是以前劉銘傳手下一名表現平平的總兵官,從來沒有指揮過全局作戰。自從1868年捻軍被平定以后,甚至再也沒有參加過戰斗,可是在1894年9月,他被趕鴨子上架,成了清軍的前線總指揮。
要知道,這個職務本來不關他一毛錢的事,朝廷早已內定了主帥,就是“飛將軍”劉錦棠,就在當年的7月,雙方互相宣戰以前,朝廷就急調劉錦棠北上,主持遼東戰局。
要知道劉錦棠和后來的主帥葉志超,那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劉錦棠不僅僅是名滿天下的“飛將軍”,戰功卓著,更重要的他是首任新疆巡撫,是真正意義上的封疆大吏。
如果他在前線指揮,要威望有威望,要地位有地位,眾人自然會心甘情愿地聽他的命令,絕對不會像后來葉志超那樣,僅僅是一個小小的提督,又沒有戰功,難以服眾,搞得將帥不和,指揮混亂,最后一敗涂地。
所以朝廷敢在1894年8月1日,正式向日本宣戰,本來是心中有底的,可是就在這個關鍵的時刻,劉錦棠7月末啟程,剛剛走到了湘鄉,就突發腦溢血,8月初就去世了,沒想到他這個個人的不幸,瞬間變成了民族的不幸!
9月15日這一天,匆忙趕到平壤城下的日軍第5師團司令,中將野津道貫,雖然率領了17,000人的大軍,可是由于只帶了兩天的糧食,再加上人均不足30發子彈,被迫硬著頭皮發動了總攻。

仗打得并不順利,雖然日軍一如既往地裝成二百五,拿出了他們的看家本領武士道精神,不斷發動白刃沖鋒,可是在清軍克虜伯火炮和加特林機關炮的轟擊和掃射之中,日軍付出了重大的犧牲,也僅僅只攻下了一些外圍陣地,離勝利相差十萬八千里。
當戰斗打到了天黑的時候,日軍幾乎已經消耗完了所有的彈藥,野津道貫也失去了信心,準備全軍撤退。
可是就在這個時候,一件詭異的事情發生了,葉志超突然豎起了白旗,要求和日軍談判,表示只要日軍同意停戰,他愿意放棄平壤城,撤退回國。

聽到了這個消息,野津道貫懵了,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怎么可能?但是他居然斬釘截鐵地拒絕了這個提議。
按照日本人的說法,深受武士道熏陶的他,面對如此懦弱的敵人,讓他覺得軍人的名譽受到了侮辱,于是他決定戰斗到底。這個思維過程比較燒腦,不過小日本一向如此,我們也就不深究了。
當然,勝利者怎么說都是對的,既然天上突然掉了餡餅,只有傻子才不撿,于是野津道貫就派兵在清軍撤退的路線上埋伏,等待這些愚蠢的敵人逃跑。
而清軍統帥葉志超竟然真的就逃跑了,結果在路上遇到了日本人的埋伏,全軍崩潰,2000多人在亂軍中被殺,丟下了40門大炮、1萬支步槍、一個月的給養,要知道在守城的戰斗中,清軍僅僅只損失了幾百個人。

這場決定大清命運的戰爭,就這樣糊里糊涂地輸掉了,從我目前看到的所有日本人的著述里,都明確地記載,在那天白天的戰斗中,日本人確實幾乎彈盡糧絕了,只要撐過當晚,日本人真的是準備撤退的,歷史真的不應該發展成后來這樣,可是誰讓他們的運氣這么好呢?!
那么葉志超為什么要逃跑?現在有很多種說法,以前的歷史學家,以及日本人的記載中,都認為是葉志超的個人原因,因為他膽小怕死,畏敵如虎,但是現在也有很多人反對這種說法,因為葉志超畢竟不是沒打過仗的人。
另外還有一種看法,認為葉志超看見白天的戰斗中,清軍的損耗太大,他不想在和日本人的戰斗中拼光了李鴻章的老本,影響到淮系的實力,所以他選擇了撤退。
不過這種說法也有問題,因為當時在平壤的清軍中,淮軍只是其中一部分,剩下的還有毅軍和盛軍,并不是李鴻章的嫡系,所以這種理論,也有很多自相矛盾之處。
但是不管哪一種說法是正確的,我們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如果劉錦棠沒有意外中風,他肯定能及時趕到現場,這一切肯定不會發生,歷史很可能就會完全不一樣!
哎!一將無能,累死千軍,甚至累及了一個國家的命運,嗚呼……哀哉……,這也許就是所謂的國運吧!
不過在1876年,大清是幸運的,它不僅僅有運籌帷幄的主帥左宗棠,還有能決勝千里之外的名將劉錦棠。
1876年1月,左宗棠在肅州召開了誓師大會,發出了“朝烹雄狐,夕醃封狼”的豪言壯語,立志要把新疆“劃為郡縣,墾土字甿”,一改新疆的舊貌。隨后一聲炮響,三軍齊動,劉錦棠踏上了進軍新疆的征途,偉大的西征,就此拉開了序幕!
我們今天的人,當然知道了最后的結果,可是回到當時,真沒有多少人看好左宗棠,更為劉錦棠和他的大軍的命運捏了一把汗。因為這次出征,實在是太難了,沒有人心中有底,為什么我們這么說呢?
首先,路途實在太遙遠了,條件也實在太艱難了,單單說劉錦棠從肅州到達巴里坤,就花了整整4個月的時間,為什么會花這么長的時間呢?
缺水就是第一個大難題,因為從酒泉到達哈密,要翻過連綿不斷的戈壁和沙漠,中間有很多地方,只有一口泉眼,里面的水量最多只夠一千人喝,一支軍隊走過以后,要等幾天以后,泉水才能再次滲出來,供下一支軍隊飲用。
如果都是騎兵的話,這個問題還不嚴重,因為他們行軍速度快,可以直接到水量更大的泉眼,可是劉錦棠的軍隊大部分都是步兵,又攜帶了大量的重炮,行動緩慢,必須嚴格按照水源點的分布行軍,所以只能分批進疆。
其次是嚴寒,呼嘯的北風,零下十幾度的氣溫,在曠野里行軍一個多月,就如同在地獄里行走,如果再遇到不期而至的西伯利亞寒流,那簡直就是讓人生不如死。
為什么非要在這樣的天氣里行軍呢?這就是清軍面臨的第三個難題,時間緊迫,左宗棠給劉錦棠的第一個任務是,最遲在7月就必須開戰,8月就一定要獲得決定性的勝利,最晚不能超過9月,就必須收復整個烏魯木齊一帶。
換一個說法就是,劉錦棠必須在秋收之前發動攻勢,秋收的時候就獲得勝利,這樣才能奪取敵人的糧食,以戰養戰,不然的話,清軍就會陷入補給危機。
這幾乎就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為光是在北疆行軍,幾百公里的路途,就至少要花掉半個月的時間,剩下只有10來天的時間,就要攻克從古城到烏魯木齊之間,敵人所有重兵把守的城市!
說實話,在當時沒有多少人相信,左宗棠這個“異想天開”的戰術能獲得成功,更何況阿古柏現在也已經脫胎換骨了,早已不是昔日的吳下阿蒙。
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大家可能還記得,我前面說過,俄國人在1873年的時候,曾經觀察過阿古柏的軍隊,發現他們雖然有一大堆先進武器,可是卻保養得很差,也不會使用,所以依然是一支中古的軍隊。
可是到了1876年,俄國人再來拜訪阿古柏的時候,對阿古柏的軍隊,則是刮目相看了,因為在這一年,阿古柏為了震懾俄國人,特意為他們舉辦了一次軍事操演。
在這次表演中,俄國人發現阿古柏的軍隊,完全按照歐洲軍隊的方式布陣,主力部隊全部裝備了最新式的后膛步槍,而且保養良好,炮兵換裝了新式的西方后膛野戰炮,而且在隨后的射擊表演中,命中率相當可觀,給俄國人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那么阿古柏為什么在短短的三年里,軍隊的素質一下子就突飛猛進了呢?很簡單,有土耳其人的幫忙,那為什么土耳其人的幫忙這么有效呢?
我們知道,之前阿古柏招募了很多印度民族大起義后,流亡的原英國殖民地軍隊里的印度軍官和士兵帶來了英國的治軍方法,可是由于文化差異太大,再加上難度太高,阿古柏軍隊里的人素質又差,學了半天也學不會。
可是在1873年,賽義德訪問伊斯坦布爾以后,從土耳其帶回來了數名軍官,這些人接手了阿古柏軍隊的訓練,由于文化上和習俗上的相似性,一下子就讓阿古柏的軍隊上了一個臺階。
根據一份英國英屬總督萊頓勛爵,在1878年12月19號,寫給倫敦印度事務部的文件附件里,以及另一份保存在土耳其部屬奧斯曼的檔案中,記載的兩名土耳其軍官,在新疆的一些活動中,可以窺出一些端倪。
這兩個人是分批來到新疆的,一個叫做默罕默德.玉素浦,是一名騎兵軍官,另一個叫做阿里.卡茲姆,可能是一名炮兵軍官,而且是從軍??瓢喈厴I的。
這兩個人都在中國的新疆經歷了這場戰爭,而且最終都被清軍俘虜,后來又被釋放,由于他們都是當事人,所以他們的記述非常有歷史價值,而且非??尚?。
他們兩個人,給了我們一個完全不同的視角,讓我們可以換一個角度了解這場偉大的西征,而且里面的有些故事非常有趣,我們會在以后的相關章節里,陸續把他們的經歷細細講述出來。
這兩個人,分別在兩個不同的時間進入了新疆,第一組三個軍官,帶來了3000支來福槍,30門新式火炮,一面旗幟,隨英國特使一起到達了喀什。
第二組人數不詳,檔案里只是說他和他的同伴一起到達印度,準備進入新疆,至于同伴具體是幾人,檔案里沒有提,他們也帶來了大量的武器、彈藥,以及制造武器的機械。
這批武器的數量,應該也是相當的驚人,因為文件里提到了一個細節,英國人之前答應了出運費,可是看到東西以后又反悔了,所以這很可能不是一筆小錢。
前一個人提到,他們在新疆干了兩年以后,因為工作非常有效,阿古柏甚至都不愿意放他們走,最后他們被迫又多呆了一年,作為回報,奧斯曼土耳其政府給他們每人晉升了一級軍銜,結果在最后一年里,他們趕上了這場戰爭。
后一個人提到,他訓練了一支3000人的步兵團,又組建了一個炮兵營,而且他還想幫阿古柏建立一個軍校,可是阿古柏顯然沒有理解建立軍校有什么作用,就沒有采納他的建議,只是讓他繼續訓練更多的軍隊,這個人也參加了這場戰爭。
所以到了1876年,阿古柏的軍隊不論在質量上還是在數量上,完全可以和劉錦棠率領的清軍相提并論,一旦開戰,他們就會迅速北上,支援阿古柏的走狗白彥虎。
因此,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劉錦棠也必須在一個月左右徹底打敗白彥虎,否則阿古柏的援軍就會趕到北疆,到時候劉錦棠的大軍就會面臨兩面夾擊。
一切的關鍵,就在于劉錦棠能不能拿出“飛”一樣的速度,這將是這場戰役的決定因素!
1876年6月21日,劉錦棠在今天的新疆古城,和徐占彪會合以后,隨后又在濟木薩和金順會師,開始向烏魯木齊方向進軍,揭開了收復新疆戰役的序幕。
可是戰役剛剛開始,奸詐狡猾的白彥虎,立刻就給劉錦棠挖了一個坑,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前面我們說了,左宗棠對劉錦棠的要求,就是一個“快”字,“快進”,“快戰”,“快勝”,一句話,最好快到像插了翅膀一樣,達到“飛”起來的速度,在9月底之前就要收復烏魯木齊,拿下北疆,這仗就算打贏了一半了。
可是敵人也不是傻子,更何況對手是已經打了14年仗、當年陜西穆斯林叛軍的18個匪首之中唯一撐到現在,以狡猾多端著稱的惡棍白彥虎,他自然也不會束手就擒,你想快,你想飛起來,對不起,他就偏偏要讓你像烏龜爬。
那他打算怎樣讓劉錦棠“飛”不起來呢?很簡單,讓你沒吃沒喝,拖垮你,只要能在秋收之前擋住劉錦棠,那2萬多清軍,就算攻過來也只能喝西北風,待不了多久就必須撤退,這一招,就是傳說中的堅壁清野。
那白彥虎具體打算怎么做呢?第一招,派出騎兵,加大力度襲擾俄羅斯人從伊犁途徑蒙古向古城運糧的通道,破壞清軍的糧食供應。
雖然劉錦棠的大軍,并不完全依賴俄羅斯人提供的糧食,金順在巴里坤、張曜在哈密,去年靠屯田已經存積了不少糧食,可是這些糧食可不僅僅是光給才入疆的2萬多人吃的,當地2萬多駐軍和老百姓也要靠這些糧食生活,所以能擠出來的糧食,只夠撐到9月初,再加上仗一打起來,糧食的消耗速度,那可比平??斓枚?,所以俄羅斯的糧食必不可少。
這一招,白彥虎算是打在了清軍的命門上,而且清軍對此還毫無辦法,因為運輸線路太長,穆斯林騎兵時來時不來,清軍的護糧隊,人少了打不過前來襲擊的騎兵,人多了承受不起費用,所以左右為難。
第二招,堅壁清野,收縮防線。劉錦棠6月21號從古城出發,7月初在濟木薩和金順會合。濟木薩就是今天新疆的吉木薩爾縣,在古代,從這里到烏魯木齊,有300多里地遠,要先經過今天阜康市,再經過烏魯木齊米東區的古牧地鎮,才能到達。

由于多年的戰亂,阜康城早已被打成了一片廢墟,無險可守,所以白彥虎干脆把這一線全部放棄,集結重兵把守古牧地,準備在這里和劉錦棠決戰。那么白彥虎為什么要選擇這里呢?
因為這里地形特殊。從阜康到古牧地有100多里地,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通過谷深林密的黑樹溝,再經過一個叫做黃田的地方,就可以到達古牧地。
這里地形險要,易守難攻,不利于大部隊展開,但是這條路也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有一條溪流經過此處,所以沿途都有水喝,是進軍古牧地的最佳路線。
既然是最佳路線,那白彥虎自然不會讓劉錦棠輕松通過,他派人在黃田修筑了大量的工事,嚴加防守,試圖逼迫劉錦棠走另外一條路,也就是通過黑溝驛到達古牧地,這里一路都是寸草不生的戈壁,全程只有兩口泉眼。
如果劉錦棠發現去黃田的路不通,被迫全軍從這邊走的話,那白彥虎就會從夢中笑醒。很簡單,當清軍趕到古牧地城下的時候,肯定是口渴難耐,無力圍城,如果清軍分批經過的話,那白彥虎就可以各個擊破。
所以這場大戰剛剛揭開序幕,白彥虎就給劉錦棠挖了一個大坑,等著他往里頭跳,那么劉錦棠會中他的招嗎?
劉錦棠所面臨的困難,可不僅僅只有這一點,就在劉錦棠帶兵分批進入新疆的同時,英國人也緊急向阿古柏通報了清軍的動態,阿古柏立刻開始了全面動員,派兵支援北疆的白彥虎和馬人德。
根據我們前面所提到的,那個叫做穆罕穆德.玉素普的土耳其軍官記載,阿古柏收到消息以后,派他的長子留守喀什,然后率領兩萬大軍,帶著包括穆罕默德.玉素普在內的一眾土耳其軍官,晝夜兼程趕往北疆。
就在劉錦棠離開古牧地的同時,阿古柏的先鋒3000人也已經到達了烏魯木齊,加入了白彥虎和馬人得的作戰部隊,他的主力大軍也已經接近了新疆中部,正在趕往托克遜縣,也就是今天的吐魯番附近。
所以對于劉錦棠來說,這就是一場和時間賽跑的戰斗,他必須在阿古柏趕到之前,擊敗白彥虎,否則將滿盤全輸。面對著重重的困難,劉錦棠真能“飛”得起來嗎?
他當然能,不然他就不會被稱作飛將軍了,也就不會被稱作中國近代史上,最杰出的兩名世界級名將之一!
白彥虎你不是想讓我走戈壁嗎?好。我就走給你看!經過半個月的行軍,8月初劉錦棠到達阜康以后,立刻就安排全軍走進戈壁,然后派人沿途開挖水井,開始向古牧地進軍。
有人可能會奇怪了,這現挖水井來得及嗎?當然來不及,更何況既然是戈壁,哪那么好找到水源地,讓你輕輕松松地挖水井?!
可劉錦棠為什么要這么做呢?呵呵,你白彥虎不就是想讓我跳進你挖的坑嗎?那我就跳給你看!
只不過,這只是裝出一個架勢,并不是真跳,而是為了麻痹對方。就在劉錦棠擺出一副要從戈壁進軍的模樣的同時,他暗中組織了一支精銳部隊,悄悄摸過黑樹溝,準備夜襲黃田的守軍。
白彥虎果然中計,看見清軍的主力全部趕往了戈壁,他調走了一部分防守黃田的穆斯林叛軍,去充實戈壁方向,剩下的敵人,也放松了警惕。
8月10日,潛行而至的清軍突擊隊,突然發動夜襲,打了對方一個措手不及,一夜之間,就把所有的防御工事全部被攻破,穆斯林叛軍被打得狼奔豕突,不等他們回過神從后方調人前來增援,清軍主力就已經從戈壁上繞了回來,日夜兼程,僅僅在8月12號,清軍主力就已經出現在了古牧地城下,真的是如“飛”一般的速度。
可就在這個時候,阿古柏主力部隊的一支先頭部隊,已經接近了烏魯木齊南面的達坂城。收到消息的白彥虎和馬人得,立刻調集了烏魯木齊的所有兵力,前來支援古牧地。他們只要能堅守個十來天,阿古柏的援軍就會趕到,到時候戰場上的形勢就會發生逆轉,留給劉錦棠的時間越來越少!
事不宜遲,剛剛趕到戰場的劉錦棠,命令全軍不得休息,立刻把古牧地圍了一個水泄不通,架設好大炮,當天就開始攻城。
克虜伯大炮發出了震天的轟鳴聲,密集的炮彈如雨點一般的飛向了城墻,雖然很快就轟塌了幾處城墻,但是穆斯林叛軍的抵抗也異常頑強,清軍突進去,又被打了出來,再突進去,又被再打了出來,戰斗陷入了膠著的狀態。
不僅僅攻城陷入了困境,一個更大的危險正潛伏在清軍旁邊,白彥虎并沒有在城里,他率領著數千名騎兵埋伏在附近,正在暗中窺伺,準備在恰當的時機,給劉錦棠致命的一擊。
城里的敵人多達6000余人,這些人也是打了10多年仗的幸存者,戰斗經驗豐富,他們把火炮隱藏在被轟塌的城墻后面,清軍一沖上倒塌的城墻,他們就用火炮發射散彈轟擊,隨后發動反沖鋒,讓清軍的攻勢屢屢受挫。
看到這個情況,劉錦棠當機立斷,決定玩一個聲東擊西,他假裝要繼續強攻被轟塌的東北角城墻,暗中則調集火炮,轉向南門,準備在這里打開缺口。
就在清軍開始調動,陣型混亂的那一刻,白彥虎出手了,這是一個非常恰當的時機,足以證明,他是一個非常老辣的對手。
數千名騎兵,突然沖出了隱藏地,向正在移動中的清軍發動沖鋒,一時間塵土蔽日,馬蹄雷動,殺聲震天,而城中的敵人也配合默契,越過了倒塌的城墻,向外發動了沖鋒,清軍瞬間受到了兩面夾擊,形勢頓時十分危急。
這一擊猶如雷霆萬鈞,在任何時候都絕對致命,絕對可以反敗為勝,堪稱守城戰術里,經典中的經典,足以碾碎任何一只圍城的軍隊。
可惜的是,他們面對的是劉錦棠,一個中國近代史上,最杰出的兩名世界級名將之一,他絕不會手忙腳亂,他對任何意外都早就做好了預案,即使沒有準備,他也能立即做出最恰當的決策。
劉錦棠命令所有移動中的部隊,立刻停下來就地防御,集中所有的炮火,猛轟突出城外的敵軍,與此同時,還命令作為預備隊的董福祥馬隊,截殺敵人的騎兵。
清軍的臼炮(迫擊炮的前身)這時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他們集中火力轟擊城內的敵軍,阻止他們源源不斷地沖出城來,讓沖出城的敵人后繼乏力,很快就被清軍步兵密集的彈雨打垮。
與此同時,董福祥帶領數千騎兵,迅速散開隊形,和敵人的騎兵對沖。一時間北疆的原野上,有兩條遮天蔽日的煙塵,猶如兩道不可阻止的洪流,正在急速相撞。

這是最壯觀的場景,也是最殘酷的場面,無數的馬刀在揮舞,無數的長矛在突刺,馬蹄聲、吶喊聲、槍炮聲,全都混在了一起,像是一曲來自地獄的交響樂,正在上演最輝煌的篇章。
鮮血在空中飛舞,人頭在地下滾動,這是一場勇氣的拼搏,這是一場意志的較量,最后,白彥虎膽怯了,他逃跑了,在他的背后,留下了上千具人馬的尸體。
白彥虎雖然逃跑了,可是守城的敵人卻繼續負隅頑抗。劉錦棠憤怒了,他命令騎兵繞著城墻布成一條散兵線,不讓一個人逃脫。在8月17號這一天,清軍集中所有的炮火,用很短的時間就轟開了南門,于是全軍突入,斬殺了所有守城的6000名叛軍,一個不剩,只用了5天的時間,就攻下了古牧地,取得了進入新疆的第一場大勝。
這場大勝,不僅僅打開了前往烏魯木齊的門戶,更重要的是,清軍在清理戰場的時候,發現了馬人得寫給守城叛軍的信,上面說,他已經把所有能調動的部隊全都派來了,烏魯木齊現在已經沒有人了。
這是一個重要的情報,劉錦棠當機立斷,命令以最快的速度趕往烏魯木齊,經過一夜的急行軍,8月18號早晨,僅僅一夜之后,劉錦棠就已經兵臨烏魯木齊城下,只開了一炮,白彥虎和馬人得就落荒而逃。
失陷了12年的烏魯木齊,終于被光復了,從8月10號打響入疆作戰的第1槍,到8月18號收復烏魯木齊,劉錦棠只用了8天的時間,這真是“飛”一樣的速度,劉錦棠無愧于“飛將軍”這個美譽!
阿古柏的軍隊在兩天以后到達了達坂城,聽說了劉錦棠如此神速的勝利的消息以后,被嚇得魂飛魄散,停住了腳步,不敢繼續向前。
幾天后,消息傳到了剛剛趕到托克遜的阿古柏耳中,他大驚失色,萬萬沒有想到清軍竟然如此神勇,這讓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慌,于是他趕緊派人傳信給英國人,請求他們出面調停。
收復烏魯木齊以后,劉錦棠并沒有停下繼續進攻的腳步,他命令金順帶兵去收復瑪納斯,自己則率領主力,死追白彥虎??墒蔷驮谶@個時候,金順在瑪納斯方向,突然出狀況了,這是怎么回事呢?
欲知后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如果覺得本文可讀,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大家。
- End -
以防失聯,請大家關注備用號謝謝大家長期以來的支持。


備用號:灼識熔接機

晚清滄海事系列
● 晚清滄海事 上卷(1)
● 晚清滄海事 上卷(2)
● 晚清滄海事 上卷(3)
● 晚清滄海事 上卷(4)
● 晚清滄海事 上卷(5)
● 晚清滄海事 上卷(6)
● 晚清滄海事 上卷(7)
● 晚清滄海事 上卷(8)
● 晚清滄海事 上卷(9)
● 晚清滄海事 上卷(10)
● 晚清滄海事 上卷(11)
● 晚清滄海事 上卷(12)
● 晚清滄海事 上卷(13)
● 晚清滄海事 上卷(14)
● 晚清滄海事 上卷(15)
● 晚清滄海事 上卷(16)
● 晚清滄海事 上卷(17)
● 晚清滄海事 上卷(18)
● 晚清滄海事 上卷(19)
● 晚清滄海事 上卷(20)
● 晚清滄海事 上卷(21)
● 晚清滄海事 上卷(22)
● 晚清滄海事 上卷(23)
● 晚清滄海事 上卷(24)
● 晚清滄海事 上卷(25)
● 晚清滄海事 上卷(26)
● 晚清滄海事 上卷(27)
● 晚清滄海事 上卷(28)
● 晚清滄海事 上卷(29)
● 晚清滄海事 上卷(30)
● 晚清滄海事 上卷(31)
● 晚清滄海事 上卷(32)
● 晚清滄海事 上卷(33)
● 晚清滄海事 上卷(34)
● 晚清滄海事 上卷(35)
● 晚清滄海事 上卷(36)
● 晚清滄海事 上卷(37)
● 晚清滄海事 上卷(38)
● 晚清滄海事 上卷(39)
● 晚清滄海事 上卷(40)
● 晚清滄海事 上卷(41)
● 晚清滄海事 上卷(42)
● 晚清滄海事 下卷(1)
● 晚清滄海事 下卷(2)
● 晚清滄海事 下卷(3)
● 晚清滄海事 下卷(4)
● 晚清滄海事 下卷(5)
● 晚清滄海事 下卷(6)
● 晚清滄海事 下卷(7)
● 晚清滄海事 下卷(8)
● 晚清滄海事 下卷(9)
● 晚清滄海事 下卷(10)
● 晚清滄海事 下卷(11)上
● 晚清滄海事 下卷(11)中
● 晚清滄海事 下卷(11)中2
● 晚清滄海事 下卷(11)下
● 晚清滄海事 下卷(12)1
● 晚清滄海事 下卷(12)2
● 晚清滄海事 下卷(12)3
● 晚清滄海事 下卷(12)4
● 晚清滄海事 下卷(12)5
● 晚清滄海事 下卷(12)6
● 晚清滄海事 下卷(12)7
● 晚清滄海事 下卷(12)8
● 晚清滄海事 下卷(12)9
● 晚清滄海事 下卷(12)10
● 晚清滄海事 下卷(12)11
● 晚清滄海事 下卷(12)12
● 晚清滄海事 下卷(12)13
● 晚清滄海事 下卷(12)14
● 晚清滄海事 下卷(13)1
● 晚清滄海事 下卷(13)2
● 晚清滄海事 下卷(13)3
● 晚清滄海事 下卷(13)4
● 晚清滄海事 下卷(13)5
● 晚清滄海事 下卷(13)6
● 晚清滄海事 下卷(13)7
● 晚清滄海事 下卷(13)8
● 晚清滄海事 下卷(13)9
● 晚清滄海事 下卷(13)10
● 晚清滄海事 下卷(13)11
● 晚清滄海事 下卷(13)12
● 晚清滄海事 下卷(13)13
● 晚清滄海事 下卷(14)1
● 晚清滄海事 下卷(14)2
● 晚清滄海事 下卷(14)3
● 晚清滄海事 下卷(14)4
● 晚清滄海事 下卷(14)5
● 晚清滄海事 下卷(14)6
● 晚清滄海事 下卷(14)7
● 晚清滄海事 下卷(14)8
● 晚清滄海事 下卷(14)9
● 晚清滄海事 下卷(14)10
● 晚清滄海事 下卷(14)11
● 晚清滄海事 下卷(14)12
● 晚清滄海事 下卷(14)13
● 晚清滄海事 下卷(14)14
● 晚清滄海事 下卷(14)15
● 晚清滄海事 下卷(15)1
● 晚清滄海事 下卷(15)2
● 晚清滄海事 下卷(15)3
● 晚清滄海事 下卷(15)4
歸因論
歸因論一:一次馬種的改良,是如何導致東亞兩大強國覆滅的?歸因論二:中世紀治理水平最高的宋朝,為什么連一匹馬都養不好?歸因論三:金庸筆下的郭靖,歷史上真有其人嗎?歸因論四:一度天下無敵的阿拉伯人,最后是怎么變成戰五渣的?歸因論五:為什么擁有最接近現代社會制度的羅馬人,也發展不出一支像樣的騎兵來?歸因論六:宋朝人辦不到的事,歐洲人是怎么辦到的?歸因論七:古代世界最好的戰馬,是出自哪個國家的呢?歸因論八:蒙古軍隊最拿手的,到底是什么武功?歸因論九:埃及人和蒙古人之間的戰爭,為什么會改變世界的進程?歸因論十:為什么一個文明能否崛起的關鍵原因,取決于它的戰爭能力?
歸因論十一:阿拉伯人真的曾經在中國南方建立過割據政權嗎?歸因論十二:中國人為什么放棄了占領印度尼西亞?歸因論十三:中國人什么時候去清邁可以不用辦護照?歸因論十四:為什么一個民族選擇使用步兵方陣還是使用戰車,會決定它的政治制度呢?歸因論十五:為什么英國的農民也敢鬧事了?歸因論十六:法國真的可以乳嗎?歸因論十七:為什么美國這么在乎中國的政治制度?歸因論(番外篇):賭美國會輸,就一定是一個不明智的選擇嗎?
◇ 時政評論 ◇
1、為什么說《新疆的若干歷史問題》白皮書的發表,證明了《晚清滄海事》下卷的歷史判斷是正確的?
2、到底誰在忽悠我們??
3、我們到底需不需要一個偉大的祖國?
4、英國BBC鏡頭之下的美國,到底有多出乎我們的意料?
5、美國政府在有意隱瞞新冠病毒疫情嗎?
6、我們到底該不該曝光美國的陰暗面?
7、新冠病毒和舊世界的崩潰
8、如果中美之間爆發嚴重沖突,在美國的華人真能歲月靜好嗎?
9、美國最近對中國的打壓,到底是長期國策還是選舉操作?
10. 精神分裂能怪川普嗎?
11. 依法依規叫停計票的川普,為什么無人理睬呢?
12. 川總和他的“病友”們到底在“嗨”什么?
13. 美國到底有沒有一個“影子”政府?
熱文
☆ 一個永遠無法知道的真相☆ 7月31號,一個神奇的日子☆ 毛澤東到底為中國做了什么?☆ 中國的年輕人為什么這么“可怕”?(深度好文)
·灼識新維度·不一樣的視角,不一樣的維度
帶來全新觀點,全新認知升級

廣告合作:331090708(QQ)
—————————— / 廣告 / ——————————

四川灼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官網:www.sczhuoshi.com
咨詢電話:028-86122608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