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葉樹,因其掌狀復葉有小葉7枚而得名,是珍稀庭院綠化樹種,又名娑羅樹,婆娑樹,菩提樹。相傳佛祖釋迦牟尼就是在菩提樹下參禪悟道修煉成佛的,它因此被尊稱為佛門寶樹,在各大寺院廣為種植。
七葉樹因其外形高大壯美,樹冠豐滿,掌狀復葉形態奇異秀麗,花序碩大美觀,深受世人喜愛,和雪松、金錢松、鵝掌楸同列世界著名觀賞樹種;又和懸鈴木、椴樹、榆樹同列世界四大行道樹種。我市芙蓉湖公園、五星公園、大橋公園、興業路均有栽植,性狀表現良好。
▼樹冠優美(2017.5.9于芙蓉湖公園)
▼樹冠優美(2017.5.9于五星公園)
▼行道樹剛栽植效果(2017.5.10于興業路)
中文名:七葉樹
拉丁名:Aesculus chinensis Bunge
別名:娑羅樹,婆娑樹,菩提樹
科:七葉樹科 (Hippocastanaceae )
屬:七葉樹屬 (Aesculus)
【形態特征】
落葉喬木,高達25米,樹皮深褐色或灰褐色,小枝圓柱形,黃褐色或灰褐色,無毛或嫩時有微柔毛,有圓形或橢圓形淡黃色的皮孔。冬芽大形,有樹脂。掌狀復葉,由5-7小葉組成,葉柄長10-12厘米,有灰色微柔毛;小葉紙質,長圓披針形至長圓倒披針形,稀長橢圓形鉀先端短銳尖,基部楔形或闊楔形,邊緣有鈍尖形的細鋸齒,長8-16厘米,寬3-5厘米,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面除中肋及側脈的基部嫩時有疏柔毛外,其余部分無毛;中肋在上面顯著,在下面凸起,側脈13-17對,在上面微顯著,在下面顯著;中央小葉的小葉柄長1-1.8厘米,兩側的小葉柄長5-10毫米,有灰色微柔毛。直立密集圓錐花序頂生,連同長5-10厘米的總花梗在內共長21-25厘米,小花序常由5-10朵花組成?;ㄐ?,雜性,雄花與兩性花同株,花瓣4,白色,或微帶紅暈。蒴果球形或倒卵圓形,直徑3-4厘米,黃褐色,無刺,具很密的斑點,種子常l-2 粒發育,近于球形,直徑2-3.5厘米,栗褐色,形如板栗;種臍白色,約占種子體積的1/2?;ㄆ?-5月,果期9-10月。
▼樹皮灰褐色(2017.5.9于芙蓉湖公園)
▼葉片(2017.5.9于芙蓉湖公園)
▼花蕾(2017.5.9于芙蓉湖公園)
▼花序盛花(2017.5.9于芙蓉湖公園)
【分布區域】
產我國黃河流域及東部,河北南部、山西南部、河南北部、陜西南部均有栽培,僅秦嶺有野生的。自然分布于海拔700米以下山地。
【生長習性】
七葉樹為亞熱帶北緣及溫帶樹種,中等喜光,怕日灼,稍耐陰(幼樹喜陰),喜歡溫暖濕潤氣候,較耐寒,怕干熱,在深厚肥沃派水良好的沙壤土上生長良好。以山谷的酸性土或溪邊石礫土上生長發育最好。七葉樹屬深根性樹種,萌芽力不強,生長緩慢,但壽命較長,病蟲害少,樹齡可達數百年。深根性,抗風雪能力強。
【實際用途】
1、 七葉樹樹姿壯麗,冠如華蓋,葉大形美,花白絢爛,為世界著名的觀賞樹木??芍灿谕ピ?,公園及庭前、草坪作綠蔭樹,在德國、法國、瑞士及日本等國多作行道樹栽植。杭州西湖靈隱寺、虎跑泉等處亦有作行道樹栽培。在庭院中宜孤植或叢植于建筑物東北側和林叢之間,并與其它樹種搭配,效果尤佳。
2、 木材細密可制造各種器具;
3、 種子可作藥用,榨油可制造肥皂。
4、七葉樹種子可食用,但直接吃味道苦澀,需用堿水煮后方可食用,味如板栗。也可提取淀粉。
【繁育】
七葉樹的繁育栽培主要以播種繁育為主,扦插很難成活。七葉樹種子幾乎沒有休眠期,生活力保存時間較短,9 月份果實成熟后要及時采收,及時播種,對暫時不能播種的要進行沙藏保存,沙藏時間最好不超過一個月。播種前施足基肥。由于七葉樹幼苗耐蔭,容易受到日灼傷害,最好是沿畦埂種植大苗,以起到遮風蔽蔭的作用。播種繁育每畝大約需要種子8kg 左右,在播種前使用50%的多菌靈按1:500 的比例加水,50%辛硫磷按1:300-500 的比例加水,然后二者混合制成消毒液浸種3~5分鐘。
播種溝深5cm,播種時一定要注意種臍朝下,覆土深度5cm,覆土完畢后接著要澆一遍透水,等地面晾干時覆蓋10cm 厚的蓋草,用來保溫保濕。秋末至第二年春天,種子將陸續生根發芽,2 月中旬去掉蓋草。出苗后的第一年,在5 月中旬和7 月下旬要分別追施氮、磷、鉀混合肥。每次每畝10~15kg,施肥后要及時澆水。
【病蟲害防治】
七葉樹的抗病蟲害能力非常強。危害七葉樹的病害有葉斑病、白粉病等,地下害蟲有金龜子(螬)、地老虎、刺蛾等。防治地下害蟲一般用鉀斑磷和鉀斑氮這兩種毒殺性強的農藥,一般每畝3-5kg,同時要伴隨著灌根和澆水。病害主要是白粉病、雙霉病。用普通性的殺菌藥。如多菌靈、白菌青,也可用好的農藥如諾克。
用戶評論